200多册家谱亮相沧州市首届谱牒收藏展,专家学者齐聚文庙畅谈“好家风”
发布: 2023-07-27 21:37:5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编辑  

WechatIMG290.jpg


7月23日,农历六月初六,是中国传统节日一—晒谱节。


河北沧州文庙二进院内,茂树参天,胜友如云。沧州市首届谱牒收藏展暨沧州好家风学术座谈会在这里举行。


尽管伏热正炽,但谱牒和地方文献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谱牒收藏爱好者以及普通市民,兴致勃勃,纷至沓来。来自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市图书馆等单位的嘉宾也纷纷致辞,对盛会表示祝贺。大家赏谱牒、话家风,感受谱牒文化的力量,探寻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40多个姓氏200多册谱牒公开展出


晒谱节,据传起源于唐朝,高僧玄奘西天取经,经文在通天河被淹,于六月初六将经书暴晒,经书方得保全。后来在这一天翻晒经书族谱,利用梅雨季节后高温干燥天气,祛除潮气,防霉防蛀,成为习俗。又可借机聚族人,把酒开怀,拉家常、议农事、谈婚嫁,耳热酒酣之际,使族人之心更加凝聚。这个习俗,经数朝之变,延续至今,南方地区尤盛。


这次活动主要承办方沧州孔子学会的会长孔繁义,尽管汗透衣背,仍忙前忙后,乐此不疲。这位一天最多做过18台手术的外科大夫,把大部分业余精力都投在了学会活动上。他向记者讲述了发起这项活动的初衷:“前段时问我去苏州,那里的晒谱节已经搞了十五届,他们在政府的支持下已经把它办成一个文化节。除了书籍的展览,还有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办得非常红火。北方晒谱节搞得比较少,所以我们就想把这个活动在沧州办起来。”


孔繁义说,谱牒就是通常说的家谱,家谱是以记载家族事迹和人物为中心的,其实早在汉代就出现了,隋唐五代以后在民间非常流行,每次修谱都成了家族中的一件大事。修谱的目的是为了明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家谱记录了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括了这个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家训等各种文化因子。家谱和国史、方志一起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之一。对于历史学、民族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这次展示活动由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办,沧州孔子学会、吴桥金鼎古籍印刷厂、《沧州谱牒序跋集》 编委会承办。展品将在文庙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展示。


cbea7f4b-6ee1-4436-b18f-7580c846f6f7.jpg

市⺠仔细观赏谱牒


文庙幞城杏坛展览室内,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家谱,《中华乐安孙氏总谱》 《吴氏族谱》 《景氏宗谱》 《李氏宗谱》 《左氏家乘》……卷帙洁渺、林林总总。沧州文化研究学者穆国联是 《沧州谱牒序跋集》 的主要编纂者,他告诉记者,这次展出的谱牒,有清朝、民国时期的原谱,也有后世影印本和编行本,共计200多册,涵盖了40多个主要姓氏。其中,较为珍贵的有《孔子世家谱》80卷、青县崇伦堂马氏家乘50册、青县忠义堂姚氏族谱、南皮集北头 《刘氏族谱》、河间白氏族谱等。一些家谱为首次公开展出,非常珍贵。


收藏展开幕式上,沧州孔子学会谱牒文化研究室揭牌成立,吴桥金鼎古籍印刷厂董事长谷秋生成为研究室首任主任。这位痴迷古籍翻印事业30多年的文化企业家,形貌文弱,但说起研究室今后发展,却侃侃而谈、踌躇满志。他表示,集中展示后,研究室将携部分展品到各县(市、区),同各地文化馆和研究家谱方志的协会进行交流,共同推动沧州地域文化的发展。


家族记忆折射时代风云和国家历史


谱牒文化源远流长,至明清达到巅峰。晚清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修谱之风急转直下,家谱传承日渐式微。


今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子和有识之士,开始重视家谱文化的传承、认祖归宗。当天的谱牒收藏展别开生面,让家谱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激发起市民寻根溯源的家国情怀。


活动现场,既有拄着拐杖观展的老人,又有扒着玻璃展柜注目的孩子;有本地普通市民,也有专程从浙江、天津等地赶来的观摩者。他们或仰观谱系挂图赞叹,或手扶花镜逐字阅读,或三五成群围观谈论,或逐次拍照留存揣摩,无不感慨人世之更迭、血脉传承之伟力。


经营苗木生意的市民于树学说,在这些家谱中,可以找到祖先们的姓名、字辈、出生地、世系、世居地等详细信息。翻开一页家谱,就如同打开了一扇时光之门,仿佛能看到祖辈们一生的雨雪风霜,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忧悲、思慕、梦想和不平。放假在家的大学生王俊凯和同学相约逛文庙,恰好赶上收藏展,他和同学都有了意外收获,那就是找到了自己姓氏的家谱,不虚此行:“没想到这次游玩成了寻根之旅,回家后我要好好查查我们家族的来龙去脉。”


和普通参观者不同,一些谱牒收藏者则向记者表达了谱牒传承的隐忧。


来自沧县风化店乡黄官屯村84岁的刘文起,带着祖传的《刘氏家谱》 受邀参展。他告诉记者,他家的这本家谱创谱于清乾隆二年 (1737年),续谱于清咸丰十年 (1860年),后来,由于战乱频仍、人口流动等原因,没再大规模修订过。但由于家谱保存完整、制作精美,所以受邀参展。这次他带来的只是影印版,原版由于年代久远,页面已经开始风化,多有残缺之处。在特殊年代,是母亲将这本家谱藏在粮囤里才保存下来的。到了他这一代,他不能让传承中断。他说,现在一些年轻人不太重视家谱,认为家谱里记载了很多封建思想,不合时宜,而且家谱是无形的,没有实用价值,修不修也没什么,再加上族民流动频繁等因素,续谱的想法难以统一。


刘文起谈到的问题不是个案。研究资料显示,随着时代发展,家谱传承面临着很多现实问题。首先传统家谱如何转型、如何在网络时代占有一席之地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二是在强调男女平等的新时代,如何正视文化传承和旧观念的冲突问题;三是家谱如何发挥精神寄托作用的问题。当今国人已经不以家庭和村落为单位群居生活。个体与群体分离,容易产生焦虑和迷茫的情绪,被称为灵魂家园的家谱,如何传承才能让人找到归属感,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把谱牒文化研究融入文化之城建设


近年来,我市谱牒研究蔚然成风,以谱牒为载体的家风建设得到了很大重视。广泛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把谱牒研究与家风建设,与文化之城建设相结合,正成为实际行动。这次展览在这方面做出了新的尝试。


9f70ac7a-e1af-492b-a3a5-0e9f49752328.jpg

专家学者畅谈“好家⻛”


在参观收藏展后,来自谱牒和地方文献研究领域的20余名专家、学者,就如何以谱牒为载体,推进好的家风建设纷纷发表主旨演讲,并展开热烈讨论。很多与会者都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家谱中的祖训家范、治家格言、族规家训等内容,充满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一部家谱,就是一本教科书,家训、家风将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汇集起来则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


肩负着谱牒研究新的重任,谷秋生在座谈中也表达了他对家谱和家风建设关系的看法。他说,家谱、家训、家风代代传承,记录了一代又一代贤良,让中华文明传承,让华夏历史得以延续。从文化的思想来看,家谱中占主导地位的应该说还是儒家文化。受这一文化背景的熏陶,历代家谱家训大多数都是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之道等为指导思想,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人格模式和伦理规范。


盐山籍文化学者左玉贵则从家国同构角度,解读了家谱文化对家庭建设和国家治理的意义。他认为,从西周开创的分封制为家国同构思想奠基,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家国情怀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一定程度上说,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长期地延续下来,一个原因就是家国同构的思想,使得社会、国家与每一个个体都形成了一种紧密不可分割的关系。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也构成了我们民族在历史上能够战胜磨难的强大精神动力。比如新冠疫情期间,这种家国情怀就体现得特别明显,医生、快递员、志愿者………社会各界都参与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这与好的家风传统是分不开的。


座谈会上,谱牒文化研究室特聘专家刘建义、常海成、刘淑珍、于秀萍、吕永森、李兴昌、匡淑梅等,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从个人与国家、家风与社风等角度,阐述了个人观点,为文化之城、文明之城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路径。大家表示,将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契机,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为沧州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贡献文化力量。


编后: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和万事兴。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沧州市首届谱牒收藏展暨沧州好家风学术座谈会的举办,正是开展谱牒文化研究、深化家风建设的重要创新举措,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行动,对深化沧州文化之城、好人之城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此,我们也呼吁全社会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共同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和地域文化发展。


来源:沧州日报